实践证明,党中央确定的关于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决策是完全正确、十分必要的。据此完成13~14题。
13.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
①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有助于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③实际上是对人们主观世界的改造
④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实践之所以能够证明党中央的决策正确,是因为( )
A.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唯一源泉
C.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D.实践具有把主观与客观连接起来的特点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
B.实践出真知,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亲身的实践 |
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D.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有一种观点认为7%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底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上限。人们对这一目标的不同看法
①折射出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
②是由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③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
④受认识的立场、能力和水平的影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表现在
①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③人的意识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离不开社会劳动
④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形成、语言的产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4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开启第二阶段运行,将探索希格斯玻色子机制、暗物质、反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等更多未知科学领域,并在微观尺度上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初期形态。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①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③宇宙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正根据自身需要发展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有人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城镇化速度如果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会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出现空心化。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只会事与愿违
②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具有客观性,我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③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应推动规律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④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无法拒绝所以只能固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而言,城镇化既关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涉及区域协调发展,更是扩大内需、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④系统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