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从认识论角度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材料一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一年来国家出台实施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2年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材料二援藏干部是一个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肩负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的特殊群体,是西藏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骨干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义。
(2)假如你是一位援藏干部,请从政治、经济角度为西藏的发展献计献策。
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短短几十年实现了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达到2 000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2%,期间西藏年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5元达到4 138.7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在西藏财政投入力度,建设重点项目188个,覆盖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能源、交通、水利、农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探寻“十一五”以来西藏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
(2)有人说:“民族睦,国家兴;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民族之间就团结和睦。”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11年11月11日,滨州市吕艺镇热闹非凡,村民们都在津津有味地看《牛老邪赔礼》这部戏。为响应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的要求,切实落实“三个一切”,博兴剧团发起“送戏下乡”活动,免费为老百姓带来戏剧演出,树立新风气,弘扬社会正气,鞭策歪风邪气,也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
(1)请简述山东省滨州市实施“送戏下乡”活动的意义。
(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山东省滨州市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
针对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的“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假借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等现象。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 “名人故里”之争等现象的原因。
党中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此,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与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
项 目 年 份 |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 |
城镇化比重(%)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000 |
15.9 |
50 |
36.2 |
6 280 |
2 253 |
2020 |
11.5 |
29 |
56 |
18 000 |
8 000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说明实现农村小康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