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 和限制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如果这个比喻用来形容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比较贴切的是
| A.倡导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 B.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
| C.实行凯恩斯主义 | 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
|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
|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
2012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中东之春(巴以磋商重启中东和谈)、伊拉克之夏(发生系列恐怖袭击)、日本之秋(日本非法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朝鲜之冬(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
| C.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记载:苏联解体前各共和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5%,商品交换占输出输入总额的比重,俄罗斯为57%,乌克兰为79%,其他共和国均在85%以上。苏联解体后的第一年(1992年),独联体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20%,其中俄罗斯下降19%,乌克兰下降14%,哈萨克下降13%。哈萨克更下降65%,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长期经济困难与政治动荡 | B.苏联解体破坏统一的经济空间 |
| C.西方长期封锁与美苏争霸 | D.高度僵化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