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 |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
C.物流通畅的草市 |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①勤俭致富②乐善好施③注重诚信④守法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 ①②③④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 B.耕犁技术的成熟 |
C.精耕细作的开始 | D.单位亩产量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