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某地盛产苹果,但前几年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1斤苹果0.20元也难以卖出,甚至有的果子无人摘。对此,有关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引进优良品种,学习果树栽培技术,采用袋包装日晒法,既提高了苹果产量,又提高了质量。同时,实施“水利富民工程”,兴修水利,扩大了苹果栽种面积,还开发了“大棚蔬菜”。就这样,已经停产的塑料厂重新开工,为蔬菜大棚生产塑料夹子。他们又引导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开办果汁加工厂,以及水果蔬菜的加工、冷藏、保鲜加工厂。当地铁路货运站加强了农副产品运输调度,将苹果及其他农副产品运往南方各省,既方便了农户,铁路方面也增加了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盖房的多了,买家用电器的也多了,又带动了电网改造,带动了一批相关产品的生产,一些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电价也开始下降。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联系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和任务,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经济现象?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续深化对发展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上述材料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北京市教委在促进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 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
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中提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文件指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从哲学上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一个普遍的艺术工作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演数百场,从事义工服务时间达到数千小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00多万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
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