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 |
下面是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其中的"一堵墙"可以有哪些理解? |
2. |
请你谈谈下面画横线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覵①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②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孟子·滕文公上》
注解:①成覵:齐国勇士。②公明仪:曾参弟子。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一章的内容,滕文公与孟子见面两次,有两次交谈。 |
B.孟子认为,像滕国这样五十里见方的国家,如果可以推广善心,实行仁政,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国家。 |
C.孟子自知说理已很难说服滕文公,于是改而举了三个例子来力劝滕文公。 |
D.引用《尚书》的话,孟子是想要劝诫滕文公,治理国家要下猛药,用猛力,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
(2)孟子第二次见到滕文公时说“道一而已矣”,意思是道理就这一个而已。简要谈谈孟子所说的“道”的具体内容。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故事。
(2)说着,就用包袱包了,叫了一个嬷嬷送出去,说:“赶天亮就有才好,千万别给老太太、太太知道。”婆子去了半日,仍就拿回来,说:“不但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问了,都不认的这是什么,都不敢揽。”(《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上文中要织补的是什么?请简述相关故事。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黛玉见香菱爱读陆放翁的诗,便告诉她,若真心要学,要先熟读《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然后再看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四十八回) |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生日贺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本想去问黛玉,却遇到与妙玉做过十年的邻居且有半师之缘的香菱。香菱给他出主意:妙玉赞赏诗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故回帖署名“槛外人”才能应她的心意。(六十三回) |
C.初春时节,万物更新,黛玉写了《桃花行》,宝玉看见诗中一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知道是潇湘子的稿子,痴痴呆呆,竟要滚下泪来。大家议定:重新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黛玉为社主。(七十回) |
D.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说了晴雯的坏话,说她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生怕宝玉被带坏,唤来晴雯盘问。晴雯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大有春睡捧心之态。王夫人怒火攻心,斥责晴雯,并说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她。(七十四回) |
E、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却仍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宝玉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能晚上找了个机会央求老婆子偷偷带他到晴雯家看望。他见晴雯病势加重,枯瘦如柴,心疼不已。最后晴雯将自己贴身穿的旧红绫袄和宝玉的袄儿交换了,宝玉方悲痛离去。(七十七回)
填空题:
(1)《红楼梦》下列回目中的第一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补充完整。
湘云醉眠芍药茵香菱情解石榴裙
平儿情掩虾须镯紫鹃情辞试莽玉
(2)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黛玉、湘云触景生情,感怀身世,到凹晶馆赏月联句。湘云出了上联“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联“,让湘云拍手称赞。
论语》选读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士不可不弘毅 () 2.威而不猛,恭而安()
(2)根据本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