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结合材料,请你概括出银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朝名臣张说,曾写一奇文,名曰《钱本草》,以金钱喻药,语句精炼,内容新奇:“钱,味甘,大热,有毒。……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兼。……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1)运用货币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引文进行分析说明。
(2)请再给“金钱”另外作一个比喻;金钱是________,然后说明用此比喻的理由。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医改,新方案
同学们了解到,2006年6月,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2008年9月底形成《意见(征求意见稿)》。工作小组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逐条分析,进行了190余处修改。不少好的意见被吸纳进新医改方案中来。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为医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1)试分析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政治学和世界观依据。
新目标,新理念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这样的理念。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
新内容,新实惠
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将新医改的主要内容绘制成下图:

(3)请从上图中选择三点内容,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解读其意义。

材料一:近段时间,针对社会反响强烈的手机色情网站无孔不入的泛滥成灾,工信部重拳出击,联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对各自网络中存在的手机色情内容及其经营者进行查处,并取得初步成效。17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就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动进行专项治理,遏制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蔓延的势头,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材料二:“手机色情”蔓延为何如此迅速?中国互联网协会负责人石现升表示:利益,是手机网站“涉黄”的最大动力!和传统的黄色互联网网站不同,手机黄色网站的真实目的,竟然是靠着黄色图片和视频来赢得点击率,然后吸引广告投放,以此来牟利。
材料三:连日来,社会各界对手机涉黄现象的口诛笔伐,各级公安部门对手机色情网站的集中查处及中国移动加大检测力度、停止SP代收费等一系列措施,让手机色情网站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出现“手机色情”现象的原因。
(2)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工信部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为什么要对“手机色情”现象进行专项治理和查处?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中学生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自觉抵制“手机色情”的侵害。

材料一:近来,重庆市掀起一场“打黑除恶”风暴:一方面,向黑恶势力发起猛烈攻击,让众多横行已久的黑恶势力团伙呈雪崩式瓦解,极大增强了市民安全感;另一方面,多名涉嫌充当“保护伞”的党政干部和政法干警被调查,市委书记薄熙来强调,市委坚决支持公安机关将打黑除恶进行到底。同时,广大市民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黑恶势力的行踪,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
材料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身,必须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在充分调研和多方论证之后,市委提出建设“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战略决策。在建设“五个重庆”的过程中,各方不断加深对“五个重庆”的解读,更加激发出重庆人的参与热情,城市正在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
(1)从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谈谈对材料一的认识。
(2)材料二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5月27日,全球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已接近1.3万人,死亡病例为91例,流感已蔓延至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家表示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过于惊慌。
(1)上述专家的言论体现了哪些唯物论的道理?)
材料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引导舆论;二是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三是全力做好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四是要积极有序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五是要突出重点,重点做好学校、幼儿园、医院和人群聚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六是要畅通信息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2)请根据《政治生活》知识说说材料二中政府做法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