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运用经济常识归纳材料中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辨析评析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7日,中央经济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的合理性。
材料二: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2010年经济工作的领导?

某县电视台在报道本县“两全”新闻时,电视上出现了这样一组画面:记者采访刚刚走出会场的一位县人大代表,请他谈一谈听取县长工作报告后的感受,这位人大代表激动地说:“我非常珍惜党和政府给我的人大代表这份荣誉……县长的报告令人鼓舞,作为人大代表,今后我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县领导对我的期望,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荣誉称号!”
请你根据所学政治学知识指出这位人大代表谈话中的不当之处并进行评析。

2009年10月31日,上海长江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意味着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结束了1000多年来没有通往大陆的陆上通道的历史。
长江口航道、河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强风、潮汐影响频繁。由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设备配备、施工建设团队,从实际出发,发扬团结一致、共克难关的创业精神,建造起了上海长江隧桥这一具有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的隧桥结合、公轨同层共面的精品工程,取得了一批具有前沿性的科研成果和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工艺、质量检验标准。这为我国今后其他跨海连桥的隧桥结合工程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结合材料说明上海长江隧桥建设者在工程建设中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建国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村改革成果辉煌,令世人瞩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公社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的31年,农村改革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使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步,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这步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必将巩固第一、第二步改革的积极成果,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综合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以下材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我国外交活动的一些情景。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农历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对欧洲进行了访问。温家宝总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了会晤,双方都表示主张促进贸易便利化。
材料二: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郎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双方一致认为,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是主流,成就是非凡的,不仅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而且给国际社会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榜样,其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全球性挑战,中欧要凝聚合作力量,坚定共赢信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与多个国家互办文化年,如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今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在中朝友好年期间,双方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友好交流贯穿全年。2009年4月10日至15日,中国艺术团赴朝参加了第二十七届朝鲜“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温家宝总理在10月4日至6日应邀访问期间,与金正日总书记共同观看了朝版歌剧《红楼梦》,一同出席了建交60周年活动和中朝友好年闭幕式。温总理还同金英日总理一起观看了两国艺术家联合演出。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评价中欧关系。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举办中外友好年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