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以下材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我国外交活动的一些情景。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农历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对欧洲进行了访问。温家宝总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了会晤,双方都表示主张促进贸易便利化。
材料二: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郎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双方一致认为,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是主流,成就是非凡的,不仅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而且给国际社会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榜样,其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全球性挑战,中欧要凝聚合作力量,坚定共赢信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与多个国家互办文化年,如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今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在中朝友好年期间,双方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友好交流贯穿全年。2009年4月10日至15日,中国艺术团赴朝参加了第二十七届朝鲜“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温家宝总理在10月4日至6日应邀访问期间,与金正日总书记共同观看了朝版歌剧《红楼梦》,一同出席了建交60周年活动和中朝友好年闭幕式。温总理还同金英日总理一起观看了两国艺术家联合演出。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评价中欧关系。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举办中外友好年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分)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居住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因为找工作屡屡碰壁或对工作的性质、环境或待遇等不满意而“宅”在家中不愿意就业,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靠上网打发时间,他们被称为“啃老族”。该群体高智、独居、弱势,如果不关注很容易引起社会问题。大城市的吸引力、日趋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势、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择业观存在问题是“啃老族”形成的主要原因。
“啃老”现象的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温家宝总理指出,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就业指导。
⑴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啃老族”现象存在的原因。(8分)
⑵从经济角度看,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13分)
⑶温总理的指示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企业提出哪些要求?
材料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2)请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政府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2010年达到1226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得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更好惠及“三农”。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2)请从国家财政作用角度,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皮革胶囊”等恶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规范市场秩序势在必行。
(1)市场调节主要有哪些弱点和缺陷?
(2)对于国家来说,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