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电压表VA和VB,量程已知,内阻不知,另有一干电池,其内阻不能忽略但不知多少,只用这两个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能通过测量计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已知电动势不超过电压表量程,干电池不许拆开),导出用测量值计算电动势的关系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无关 |
| B.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
|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
| D.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应选用10 cm长的细线和小铁球 |
(2)如图19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和传播距离。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已知从t=0到t=2.2 s时间内,质点P三次出现在波峰位置。且在t=2.2 s时P质点刚好在波峰位置。求:
①该简谐波的周期。
②从t=0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另一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堵住打气筒下面的出气口,越往下压活塞,越感到费力,这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
| B.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与体积无关 |
| C.雨后叶子表面上的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 D.“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有关数据如图18所示,若状态C的压强是105Pa,求:
①状态A的压强。
②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

(1)在直角三角形ACD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导体棒PQ的质量M。
(3)带电粒子从CD边进入磁场到从AD边射出磁场所用的时间
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L=2m,二导轨间距d=0.5m,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导轨上端接一阻值为R=0.5 W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轨道所在空间有垂直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有一不计电阻的金属棒ab的质量m=0.5kg,放在导轨最上端,如图所示.当ab棒从最上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到达底端脱离轨道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1J,求:
(1)当棒的速度为v=2 m/s时,它的加速度是多少?
(2)棒下滑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3)棒下滑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实验: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用久了以后,灯泡发红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电了”。有人为了“节约”,在手电筒里装一节新电池和一节旧电池搭配使用。某同学为了检查此人的做法是否合理,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分别测量新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将测量结果描绘成如图所示的
图象。由图象可知:
新电池:电动势
V;内阻
;旧电池:电动势
V;内阻
;
(2)计算新旧电池各一节串联作电源使用时的效率。(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V,2W”)
(3)计算上小题中旧电池提供的电功率和它本身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