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引人警醒的著名论断。据此回答10~11题。
10.“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在当前形势下,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主要是( )
A.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
B.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
C.不同文化应互相尊重,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D.抵御国外腐朽文化的侵蚀
2007年9月,我国正式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负责全国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等重要工作。这一举措旨在加强行政监督体系中的()
| A.国家司法机关监督 | B.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
| C.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 D.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
某市区、县人大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000多万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了5000多名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此次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A.等额选举 | B.直接选举 |
| C.间接选举 | D.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
某村在进行村委会主任选举时,选民们都投出了自己的一票,但对这一票投给谁,选民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假如你是这个村的村民,在投票的时候,你应当首先考虑的是()
| A.当选者的人缘,不得罪人 |
| B.当选者为人老实,心眼好,诚实肯干 |
| C.当选者为人正直,能为大家办实事 |
| D.当选者有社会关系 |
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贿选”等,这种行为()
①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A.①②③ |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 D.①③④ |
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相适应。人们只有在首先满足了自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包括政治参与活动。这说明()
| A.政治参与活动建立在其他活动的基础之上 |
| B.提高政治参与意识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吃穿问题 |
| C.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 D.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公民各项活动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