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引人警醒的著名论断。据此回答10~11题。
10.“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在当前形势下,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主要是( )
A.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
B.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
C.不同文化应互相尊重,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D.抵御国外腐朽文化的侵蚀
2008年9月,据北京市统计局对居民储蓄的抽样调查,教育、防病、养老、买房等长期消费占86.3%,其中“为子女准备教育费用”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占20.1%。这说明()
①公民存款储蓄,不仅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是计划消费行为②储蓄可增加国民收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③储蓄可以减少纸币发行量,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④储蓄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因审理已立案的案件,需要查询当事人的储蓄存款时,必须向银行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其他任何部门、任何个人无权向银行查询。这说明()
①按照法律规定,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是银行的职责②我国对公民的储蓄存款采取保护政策③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组织机构和单位进行冻结或查询④我国对公民的储蓄存款采取鼓励措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某人有一笔3年期的5000元定期存款,现因急需使用要提前支取。银行营业员的回答应当是()
A.对不起,请到期再来支取 |
B.可以支出,可惜得不到利息了 |
C.本息可以照付,但保值补贴部分不能付 |
D.请持存单和你的身份证件来办理支取手续 |
我国对公民的储蓄存款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取款自由”是指()
①储户存款与否、存多存少、存长存短,都由本人决定和选择②存款人有权自主支配使用其存款③银行负有还本付息和保证存款人支取存款的义务④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公民储蓄行为的直接目的是()
A.为了更好地消费 | B.支援国家建设 |
C.为了获得利息 | D.为国家筹集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