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
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④⑤⑥ | D.①③⑤⑥ |
根据上题答案,这些观点都强调了
A.存在决定思维 | B.思维不能反映存在 |
C.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 D.思维决定存在 |
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 )
①批判地继承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
A.商贸活动 | B.人口迁徙 | C.教育 | D.口语传播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10月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
A.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B.大众传媒已经取代旧传媒 |
C.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