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当我们许多人打小就哼唱这首童谣时,就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把拾金不昧作为一项传统美德,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传承。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对遗失物拾得人获得必要费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拾金不昧可以要求经济回报吗?这是否背离了我们一贯提倡的传统美德?将会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上述材料反映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注: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7%,居世界首位。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分析图表中反映的现象,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分析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你认为国家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乡村基”作为成都中式快餐的金字招牌,异常红火。它的创始人以“发扬中华传统美食”为己任,顺应现代人对健康、清淡、可口、新鲜、快捷的要求,将中华传统小吃发扬光大。而且借鉴西方快餐店的经营模式,探索出中式小吃新的经营模式。这样,人们告别了街头巷尾小店用餐的不便,在舒适的餐厅里品尝,实现了消费习惯的“革命性”转变。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更新传播手段,充分运用大众传媒,使“乡村基”的经营理念悄然进入各大城市。
用《文化生活》回答:“乡村基”的成功对推动文化创新有何启发?

四川省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中强调: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普及;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内容。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这样做的依据。

古老的中国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现代阐释可以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共性的价值资源。因此民族文化个性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之一。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有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走进扬州东关街,剪纸、糖人、泥塑、手绣……让人眼花缭乱,牛肉汤、四喜汤圆、酱菜、牛皮糖……令人流连忘返。各种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叫卖声更使所有的游人陶醉其中。人们纷纷呼吁要留下“祖先的记忆”。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提到的“祖先的记忆”指的是什么含义?
怎样正确对待“祖先的记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