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入超”、“文化赤字”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观点强调,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和生产文化产品,这是削除“文化赤字”的根本之道,如果拘泥于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就有点破落大户的味道了。这告诉我们
①要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至2009年7月1日,我国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30周年。地方人大常委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近8000件,其中90%以上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省级人大常委会共进行了3400余次执法检查。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
①是立法机关②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
③有利于人民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④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200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不断加强和
改进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选举各项程序,坚决制止和查处贿选行为。这些要求有利于
①保障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②推动国家基层政权建设
③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道德观念。有人认为,诚信缺失、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欺诈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讲不讲诚信无关紧要。这种观点:
A.错误的,违背了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 |
B.正确的,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 | |
C.正确的,这是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 | D.错误的,违背了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 |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看法正确的是: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 |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 |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D.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