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2-3-14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匀强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沿导轨匀速下滑且保持水平,不计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则在金属棒下滑的一段时间内( )
图12-3-14
A.棒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 |
B.棒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
C.棒的机械能减少量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
D.棒的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之和 |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A.![]() |
B.![]() |
C.![]() |
D.![]() |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s=4+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8 m/s、24 m/s |
B.24 m/s、8 m/s |
C.24m/s、10 m/s |
D.24 m/s、12 m/s |
如图所示,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1/4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NP长度为2m,圆弧半径为1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自.M端 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碰撞(只改变速度方向而不改变速度大小)后,最 终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已知物块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块()
A.运动过程中与挡板发生2次碰撞 |
B.返回圆弧轨道的最大髙度为0.6m |
C.在NP间往返一次克服摩擦力作功8J |
D.第一与第二次经过圆轨道上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之比为15:7 |
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的瞬时值。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弹性绳子的悬点O 处,然后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图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由图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正确的是( )
A.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
B.小球和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
C.t1到t2期间小球速度一直减小到零 |
D.t1到t2期间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小于弹性绳弹性势能增加量 |
在倾角为30°高为h的斜面顶端,将一个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抛出时小球的速度,设小球在空中飞行到达某一位置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
A.一定是![]() |
B.![]() ![]() |
C.![]() ![]() |
D.若使初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