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税收和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一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封建专制是中国政治无计可逃的唯一选项。辛亥 革命通过武装起义掀倒了皇帝的宝座,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张謇深刻地指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之姓之变革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辛亥革命与以往革命迥然不同”这一观点的理解。(8分)
材料二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如此慨叹辛亥革命:“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在亡国灭种的忧愤中,辛亥英烈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喊,高扬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团结和集聚了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复兴大业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思考,新时期我们应怎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2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党不仅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全国执政后,党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3)结合材料三,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把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的。(6分)

 阅读以下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情况对比
表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
城市群非农业人口比重生产总值(GDP)(亿元)人均GDP(元) 经济密度
(亿元/km²)三大产业产值比进出口总额
/GDP
长三角地区44 28775 35040 2871 4.6:55.9:39.5 40.78
珠三角地区50 13572 42499 6155 4.4:53.3:42.3 38.06
表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与科技活动比较情况  
项目
地区在校大学生/万人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长江三角洲地区  228.17 9.61 22.07
珠江三角洲地区  166.85 5.08 40.57
材料三:珠三角、广东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是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其优势是:市场开放早,市场成熟度高,投资环境好,市场空间大,政府具备了成熟运行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宽松的政策环境,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则相反(浙江除外),其主体是以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其优势是:政府较规范,文化底蕴好,教育发达,研发技术比较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瓶颈:政策是制约长三角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质量成为制约珠三角发展的因素。现在两者都在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寻求更好的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结合表二与材料三,详细论述地方的文化底蕴与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国有大型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为什么要重视自身文化建设。

屠呦呦于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藉、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终于在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
抗疟发掘的成功。……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近日,一家从事活熊取胆的“归真堂”公司谋求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引发网络争议和网民质疑,也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某校高二(1)班第一小组将“活熊引胆企业该不该上市”为题开展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甲:饲养黑熊取胆汁一头相当于220头黑熊免遭猎杀,饲养黑熊取胆汁等于保护了野生熊。
同学乙:熊胆的功效仅为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只要敢于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就完全找到可替代熊胆的药品。
(1)请选择同学甲或同学乙其中一方观点,并运用所学的辩证法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中国中药协会在发布的一份“沟通函”中指出,“长期以来,动物药被西方利益集团歪曲炒作,以打压民族中药……我国养熊业如被打垮,153个含熊胆中成药将不存在,100多亿元的市场将拱手相让,数万工人将失业。”
“归真堂”上市后,企业的发展规模将迅速扩大,受它折磨的熊会从400只上升到1200只。
(2)请运用经济生活分析,我国企业经营者应如何去担负社会责任。
网友“低碳地球”发起了“万人签名征集”活动,呼吁社会和政府抵制归真堂上市。他认为活熊取胆极其残忍,并熊胆功效被过分夸大,并非是无可替代的“神药”。
(3)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公民和政府角度谈谈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