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3月20日,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
材料二:在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外长唐家璇发表讲话指出:各国安全利益上升,相互依存加深,安全的手段需要更新,单一的军事手段不足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安全挑战,滥用武力只会使世界更不安宁,我们提倡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反恐应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的主导作用,我们主张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伊拉克应认真严格执行安理会的有关决议。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政治学的有关原理分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3)国际社会为什么反对美国对伊动武?
B市“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高速增长的背后,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该市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摒弃粗放发展及重量轻质的发展理念,把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并下决心收缩楼市、车市等曾经的经济增长支柱,转而重视人才、科技,发展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使全市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提高,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呈现出就业稳、能耗降、排放减、劳动生产率高的发展特点。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表1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 |
|
2000年 |
12.72 |
7.75 |
2010年 |
13.65 |
8.52 |
2020年(预测) |
14.43 |
8.60 |
表2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1995年 |
1997年 |
1999年 |
2001年 |
|
失业人数 |
520 |
586 |
590 |
681 |
失业率 |
2.9% |
3.1% |
3.1% |
3.6% |
表3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单位:亿人)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 |
乡镇企业工作人员 |
进城务工人员 |
农村剩余劳动力 |
3.07 |
1.28 |
0.8 |
1.5 |
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图表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2)解决上述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3)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从2010年7月1日起,河南、深圳、陕西、安徽、海南等地开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为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人民日报》援引专家的话指出,最低工资标准是一把双刃剑,调整必须适时适度。如果提高的过少过慢,会影响低收入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甚至出现“用工荒”;如果提高的过快过多,则会加重企业负担,可能出现裁员;如果上调幅度超出了当地经济承受能力,还会影响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调整过于频繁,会干扰市场正常运行。
(1)试说明上述专家的观点是如何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
(2) “国富”到“民富”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正义。那么我们要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当前全球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央要求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1)简要说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材料一: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完美完成了首次空间对接。对接机构非常复杂,由捕获缓冲、连接分离、控制和控温四个子系统组成,技术难度大、要求高。正是由于数十万科技人员自觉服从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才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大协作,才凝聚成中国载人航天这个大写的“一”,壮大了和平利用太空的力量,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中国自行研制的“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创造了美丽的“天神之吻”佳话。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的航天大国,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伟大成果。值得骄傲的是,空间交会对接,从总体方案到具体实施都是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材料三:2011年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于2011年12月2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总结交流了各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的新经验;展示了“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建设自主品牌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彰了2011年度十大创新型城市、十大低碳城市、十大创新型企业、十大创新人物等
(1)结合材料一分析“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科研团队是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