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我国公民
①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②享有同样的权利
③平等地适用法律 ④在立法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下图为2011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情况。面对图中的经济变化趋势,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合理的有( )
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是预期目标(源自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①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刺激消费→经济发展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③下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经济发展
④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生产扩大→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某理财平台推出期限为270天的A、B两款理财产品。A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即最近7天平均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为5%(假如一年按360天计算);B产品每万元日收益为1.2元。小王打算用手中的50000元闲置资金进行投资,那么投资A产品比投资B产品的预期收益()
A.多255元B.少255元C.多229.3元D.少229.3元
2013年M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2014年M商品的供给曲线(S1)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E1,如右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E向E1的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①生产M商品的行业生产率提高
②消费者对M商品需求量在增加
③对M商品替代品需求量将减少
④M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加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下图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首提经济“新常态”,11月两次再提“新常态”并要求全社会要适应“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指在我国三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时期保持7.5%左右的增速。新常态下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了()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和过程
④规律是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社会,必须适应“新常态”。这主要是因为()
①认识必须随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