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是我国第1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已知在酸性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 ②蓝色石蕊试纸 ③碘化钾淀粉试纸 ④淀粉 ⑤食糖 ⑥食醋 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 | B.③⑥ | C.②④⑥ | D.①②④⑤⑦ |
用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生成的氯气为()
| A.2 mol | B.1 mol | C.小于1 mol | D.小于2 mol,大于1 mol |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 |
| B.二氧化氯是强还原剂 |
| C.二氧化氯是离子化合物 |
| D.二氧化氯分子中氯为-1价 |
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充满的正确方法是()
| A.干燥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瓶口 |
| B.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瓶口 |
| C.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放在瓶口 |
|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瓶口 |
放在敞口容器中的下列溶液,久置后溶液中该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
| A.浓硫酸 | B.氢氧化钠 | C.氯水 | D.氯化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
| B.某溶液与淀粉KI溶液混合后,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 |
| C.氟气与NaCl水溶液反应后,一定有HF和O2生成 |
| D.氯水能使所有有色物质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