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
B.将青铜器放置在露天的环境中 |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
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
N2(g)+3H2(g)2NH3(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
①降温 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N2的浓度 ④加压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在不同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O和1mol活性炭,发生反应: 2NO(g)+C(g)N2(g)+CO2(g)△H="-213.5kJ" mol-1,达到平衡时的数据如下:
温度/℃ |
n(活性炭)/mol |
n(CO2)/mol |
T1 |
0.70 |
|
T2 |
0.2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信息可推知:T1<T2
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16
C.T1℃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的转化率减
D.T2℃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c(N2):c(NO)不变
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
饱和Na2CO3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2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D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
如右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充分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
B.500℃、30MPa下,将0.2mol N2和0.6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NH3(g),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7.7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C.对于可逆反应![]() |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与其非金属性的强弱无必然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