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和抗战时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大都是跨省而建,基本上是几省的交界之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些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 |
B.表明当时中共工作重心在农村 |
C.土地革命时根据地基本在长江流域,抗战时基本在黄河流域 |
D.这些地区交通便利,易于游击作战 |
恭亲王奕曾说:“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里,奕可能会( )
A.主张“全盘西化” |
B.否定维护旧制度的一切做法 |
C.要进一步发展近代化 |
D.提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目标 |
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B.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C.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D.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距离非洲国家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东南6公里处有一处面积仅0.27平方公里的小岛——戈雷岛(如图),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1年联合国更宣布它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理由是:它反映了 18世界末的灿烂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几个世纪以来,戈雷岛成了欧洲列强从事乌木交易的角逐场,从戈雷岛上运到美洲的乌木达两千万之多。材料表明( )
A.戈雷岛是因为其美丽别致的风景而出名 |
B.戈雷岛曾是非洲稀有珍贵木材的集散地 |
C.戈雷岛在长时期里是奴隶贸易的中转站 |
D.戈雷岛是欧洲列强侵占非洲的前沿基地 |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
新中国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诞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品格。下列属于中国20世纪50年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表现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