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除,殿阶
B.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亡,死亡。
C.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诚,的确。
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决,同“诀”,辞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效死于前游于三辅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为武置酒设乐何以汝为见
D.因谓武曰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皆为陛下所成就

A.见犯乃死,重负国 B.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刘文静,字肇仁,父韶,仕隋战死,赠上仪同三司。文静以死难子,袭仪同。倜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帝、魏太祖之徒钦!殆天启之也。”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顾它无可与计者,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此,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静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将发,恐唐公不从,文静谋因裴寂说,胁寂曰:“公为监,以宫人侍客,公死何憾,奈何累唐公?”寂惧,乃劝起兵。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因功)转大丞相府司马,进光禄大夫、鲁国公。
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与弟散骑常侍文起饮酣,有怨言,拔刀击柱曰:“当斩寂!”会家数有怪,文起忧,召巫夜披发衔刀为禳厌。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对曰:“昔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略等。今寂仆射,居甲第,宠赉不赀,臣官赏等众人,家无赢,诚不能无少望。”帝曰:“文静此言,反明甚。”李纲、萧瑀明其不反;秦王亦以文静首决非常计,事成乃告寂,今任遇弗等,故怨望,非敢反,宜赐全宥。帝素疏忌之,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帝遂杀之,年五十二。籍其家。文静临刑,抚膺曰:“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新唐书•列传第十三》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共大计只是 B.召巫夜批发衔刀为禳镇压
C.文静喜,言曰挑逗 D.李纲、萧瑀其不反明白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文静死难子,袭仪同 B.安知无人哉
奉养无主,辞不奉命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C.文静谋裴寂说 D.须真主取用之

宾客至相如门死有知,其几何离
下列言行全都表现刘文静有才略远见的一项
①如君言,豪英所资也②文静多权诡
③丧乱方刻,非汤、武、宣、光不能④唐公子,非常人也
⑤(文静)深自结⑥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刘文静父亲在隋朝为官,建立了战功,故而刘文静得以承袭父亲的职务做了晋阳令。
B.裴寂城府很深,文静告诉他秦王一定会平定天下时,他也丝毫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
C.秦王知道文静受儿女姻亲关系连累入狱,到狱中探望,使得文静很感动而向其献计。
D.文静因裴寂位次高于己而生不满,在处理政务时常常与裴寂唱反调,确实失之狭隘。

选出用“/”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正确的一项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A.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B.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C.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D.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
(2)臣官赏等众人,家无赢,诚不能无少望。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南越丞相)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  
注:①浑邪:人名。 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以闻:听闻、听到
B.人皆从式,式何故冤见:被
C.于是上久不式报:答复
D.上过其羊所,之善:认为……好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①臣生与人亡所争②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③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④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⑤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⑥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C.后世之谬其莫能名者传:传记
D.而又不随以怠:懈怠

选出“其”字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

A.后世之谬传莫能名者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B.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欲加之罪,无辞乎
C.孰能讥之乎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没有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的结论他感到很惋惜。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共8分)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晏子治东阿三年,(齐)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之曰数:责备
B.子退而自也察:考察
C.寡人将加大于子诛:责问,谴责
D.寡人无复焉与:干预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请 B.以贫民
C.食,足兵,民信之 D.己欲立而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子为可 B.寡人将加大诛
为己任虎兕出于柙
C.今子治 D.君反迎而贺

欲洁其身,乱大伦景公下席而谢之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A.奚为于丘之门? B.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C.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D.人焉廋哉?

翻译文中划线句:
(1)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2)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孔子不仅对在齐国为政的管仲充分肯定,对晏婴的评价也很高。请根据文段概括晏婴有哪些值得后人学习的政治品质。(不超过十个字)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胜则兵罢,通“疲” B.立羽为上将军假,假扮
C.故不如先秦、赵斗,使……相斗 D.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营垒

下面几句话编成四组,都能表现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
①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
②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③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④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
⑤项羽为鲁公,为次将
⑥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3分)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而臣服于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答:
②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