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
观察右图,此文献的发表()
A.表明国民政府实行妥协的对日政策 |
B.标志着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
C.建立起全民族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 |
D.标志着国民政府正式进入抗战阶段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各项史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评论 |
C.新版日本历史教科书 | D.当代日本政客的相关言论 |
下表为英、法等国所侵占的殖民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国家 |
英国 |
沙俄 |
法国 |
美国 |
日本 |
殖民地面积 |
3350万 |
1740万 |
1060万 |
30万 |
30万 |
判断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应当是
A.18世纪中期 |
B.19世纪中期 |
C.19世纪末 |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驻华使馆就职,专门居住在东交民巷并由外国军队保护,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