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C.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D.二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安全理事会任何一个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B.联合国的决议必需经全体会员国一致通过
C.联合国大会有权采取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 D.联合国的成员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 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 这表明戴高乐意识到

A.必须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B.必须启动欧洲经济—体化进程
C.必须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D.必须抗衡美国,提高欧洲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