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加速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1)上述要求体现了哪些哲理?请简要说明。
(2)联系青年学生实际,谈谈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1954年9月15日,全国人大成立。50多年的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请结合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回答: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是怎样的?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此,某报记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访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们的看法。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
企业家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13分)某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没有逐户逐人进行无记名投票,绝大部分选票是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还有一部分是按上级某负责人的要求填写的。村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并把这一事情告到县人大,要求进行重新选举。县人大表示,该村选举违反了选举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责令重新选举,并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对某负责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再次选举结果,原“落选”村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阅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村民要求重新选举说明了什么?
(2)村民的合理合法要求得到了解决,某部门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得到严肃处理,说明了我国公民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原则?在这一案件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材料二 2009年4月13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财政支出5 007.3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 197.58亿元,增长31.4%。一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支出12 810.92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加3 304.18亿元,增长34.8%。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当前形势,说明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12分)
从2008年过3月1日起个税起行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利息税率也由20%降低到5%,免除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在2011年3月份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成为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2007年以来至今,我国先后十几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存贷款准备金率,2010年11月,继住房城乡建设部上调
公积金贷款利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通知,规定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中国银监会积极推广”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说明税收、银行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