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晚上,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破坏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2月18日在白宫会见达赖,为藏独分子撑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发表谈话称,美方的行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美关系。
请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在当前国内分裂分子与国外反华势力相互勾结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感动世界,带来温暖。令人欣喜的是,曾被担心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的80后、90后青年人,成为志愿者大军中的主力。正是我们的80后、90后青年人组建了一支热情、规范、高效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队伍,有效地保障上海世博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材料二、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世博会的主办国家和城市总是通过世博会展示自己的人文和科技,如1900年巴黎世博会出现的电影《思想者》、《吻》、《沉思》,还有《蓝色多瑙河》,埃菲尔铁塔等都根植于世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充分地体现“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上海民间文化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七宝的皮影戏、崇明的扁担戏、南江的锣鼓书等等,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基层化、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形成有特色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景观。
(1)请结合材料一中志愿者的事迹谈谈青年人应如何理解人生价值?(12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我们应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12分)
材料一: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材料二:中国环保行动
2007年6月 |
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指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
2007年10月 |
针对中国环境的现实状况,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十七大报告,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 |
2008年10月 |
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时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
2009年11月 |
中国政府宣布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o~45%的目标 |
2009年12月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
2010年3月 |
《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强调,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 880万亩 |
2010年11月 |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坎昆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指出尽管目前谈判进展缓慢,中国依然坚持原先承诺。“十二五”期间,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和森林面积等,都将成为约束性指标。 |
(1)从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谈谈对推进低碳生活的建议。
(2)试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广东是经济大省,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为此,省政府召开了一次不同地区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干部们针对如何协调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干部甲:协调发展首先要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因此,协调发展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命题。干部乙:当前,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很多,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等。因此,各个地区要争取速度,政府要限时间、定指标、定任务,发动群众打一场协调发展的速决战。干部丙:我省省情复杂,各个地区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来衡量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果,要充分考虑各地所面对的各种主客观条件。
(1)结合《 政治生活》 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因
(2)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几位干部的发言进行评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目前,我国能耗的70%为工业能耗,能源消费的69.5%为煤炭消费,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燃烧煤排放的。政府正致力于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2009年11月26日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材料三:打造低碳生活,精髓在于全民参与,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如某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2012》。该片讲述的是因全球变暖等原因而引发的末世浩劫的故事:通过描述城市遭受的虚拟浩劫,使人震撼、让人警醒,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在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上政府应扮演的角色的认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请你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
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当基尼系数处于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基尼系数为0.5左右,无疑已超过了国际惯例的警戒线。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超过合理界限。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规划追求的目标。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对矛盾,我们既不能因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也不能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旨在“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在年内出台以改变目前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
( 1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靠财政,据此回答我国国家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有何作用?
( 2 ) “国富”到“民富”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正义。那么我们要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