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命名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如右图),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的繁体“华”字,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全运会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会徽的创作设计说明
|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
|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 C.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
| D.创新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 |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具体措施的是
①人才强国战略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90%以上都在中国投资。我国也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投资
办厂。这主要说明
| A.劳务的全球化 | B.贸易的全球化 | C.资本的全球化 | D.技术的全球化 |
根据各地区2008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指数,全国各地区可分为四个方阵:第一方阵(实现程度85%及以上):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天津、广东;第二方阵(实现程度80%-85%):山东、福建、辽宁;第三方阵(实现程度70%-80%):湖北、黑龙江、吉林、陕西、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南、海南、四川、河南、江西、宁夏;第四方阵(实现程度70%以下):安徽、广西、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甘肃、西藏。北京以实现程度93.19%高居首位,并且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程度超过90%的地区。实现程度最低的是西藏为51.24%,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程度低于60%的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小康。
| A.低水平的 | B.不全面的 | C.发展很不平衡的 | D.两极分化的 |
2010年12月6日,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31周年。31年来,从小康目标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前进,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从宏观上看,主要表现为
| A.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 | 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
| C.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 D.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
《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B.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力度 |
| 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 D.努力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