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注: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逐步蔓延全球,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材料二  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 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 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的统一,更加注重围绕 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材料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将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从国家角度说明如何培育“四有”公民?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2012年10月8日开始,国庆、中秋等假期,国家实行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在政策的激励效应下,不少车主在品尝到免费“蛋糕”的同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大拥堵。景区爆满、路上爆堵,旅游消费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令人咋舌。民众的消费热情被长假充分激活,全国上下呈上一场盛大的假日经济“盛宴”。据报道,假期全国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公路免费政策使全国收费公路减收200亿元左右,国家因此减少30亿元税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黄金周及公路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影响。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是媒体成功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这个节目看了、“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弘扬了主旋律”。《感动中国》之所以被观众称为“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就在于它体现了媒体的高度责任感,并与时代紧密相连,全面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大力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相一致,从而形成了一种共鸣。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结合材料谈谈对我们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014卑天猫双十一狂揽571亿,6年单日成交额增长超千倍,引发一场网购盛宴。网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正在改变传统的购物方式,网购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用户可以享受足不出户的购物乐趣。但是,网购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一些不法商贩和骗子利用这一平台坑害和诈骗消费者。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如何看待网购这种购物模式。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刭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2)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后,对外关系活跃而又富有创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勾画“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蓝图,引领欧亚大陆整体合作。并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运用所学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这些原则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