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探询天才的基因
科林•布莱克莫尔
据最新研究表明,科学、政治与艺术界的大量领袖人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是他们患有孤独症,内在理由是与该病症相关的特征恰好是同创造性天才素质相匹配的。研究认为诸如孤独症、亚斯柏格综合症等精神疾病也会有建设性的一面,患者在无法适应学校体制以及难以与人相处的同时,具有常人难以达到的很高的精神集中度。他们可以在一个问题上不受外界干扰地持续关注二三十年,而且能在一生中完成常人往往需要三四人共同完成的工作。
牛顿可以连续不断地工作三天。爱因斯坦由于在大学里难以与人合作,结果屈就于一家专利公司。英国作家威尔斯在学生年代由于过于腼腆和缺乏安全感,只结交了一位朋友。以上这些异常状况是应该接受治疗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呢,还是应该得到珍视的天才征象?爱尔兰精神病专家米歇尔·费兹杰拉德在其刚出版的新书《天才基因》里认为,创造力的一些特殊形式是与各种认知疾病相联系的。他专门研究了亚斯柏格综合症(一种较为轻微的孤独症),并在牛顿、奥威尔这些与众不同的人物身上看到了这种症状。他还把柯特·科本(美国摇滚乐巨星)的注意力缺失多动症与其音乐创造力联系在了一起。
费兹杰拉德的描述表明,戴高乐的亚斯柏格综合症对其作为一名政治家获得成功至关重要。他超然离群,记忆力惊人,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而且还有极端的统揽一切的欲望。他也呈现了孤独症反复发作的症候,而且在许多方面与患有亚斯柏格综合症的其他政治家很相像。
现在,基因分析日益增强的力量正侵入人类最隐秘的部分,不仅仅是我们身体的机能,而且还有一些不能够归因于个体基因的复杂特性。许多情绪或思想的疾病,不仅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还有像孤独症、亚斯柏格综合症、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和诵读困难症那样的较不易被察觉的状况,往往是家族遗传的。
创造力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是精神病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对该主题分析得最透彻的是《触摸火》的作者凯·贾米森。她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其本人曾是躁狂抑郁症患者。许多伟大作家的怪异行为在该书里均有详细记录,她尤其描述了所占比例非常大的诗人们显示出来的躁狂抑郁症症状。
如果我们确实做到了把那些与躁狂抑郁症、孤独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辨认出来,并确认它们与创造力相关联,那么这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呈镰状的细胞贫血症这种身体疾病具有一种让人深思的并列结果。这种疾病是一种让人衰弱并常常致命的病症,在西部非洲非常常见。许多非洲语言里对它有奇怪的命名。这些命名重复的音节反映了这个病症的一大特点就是病人要经历一个极端疼痛的过程。然而,为什么这种病症未因达尔文所谓的“物竞天择”而绝种呢?答案是带有呈镰状基因的人具备对疟疾的免疫力。这是一个进入教材的例证,证明一种染病基因存活下来的原因是它同时具备与之相关的优越性。与呈镰状细胞疾病不同的是,我们对那些与“认知异常疾病”相关的基因尚缺乏真正的认识,同时对该疾病作用于大脑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奇特症状与特殊的创造力也不甚了了。
但是,这个推测提出了一个带普遍性的重要问题:什么是所谓的“正常”,什么才是疾病。在很大的程度上,人类的丰富性与文化的强大力量都对我们大脑的多样性产生影响。在这个世界里,与创造力相联系的那些处于正常状态边缘的怪异行为,难道我们仅仅因为它的怪异就要用药物将之消灭?文章第六段说“如果我们确实做到了把那些与躁狂抑郁症……与创造力相关联,那么这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这个启示是什么。
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给你的人生有哪些启示?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阐述。
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这篇科普文章的举例在写作上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各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山 水 遐 想
简 女贞
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既允许夜半狼嚎,空穴虎啸,又愿意开放枝叶,招待流浪的嘶蝉、迷路的啼鸟。山愿意合抱,让雨水注成湖泊,也愿意裂身,让瀑布发声。山裸露在天空之下,任凭雷劈暴雨;也忍住干旱季节不知从何而来的火燎。山仍然沉默,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上闭目养神。
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从来不眷恋过往,流动是它惟一的宿命。水或回旋于礁石,思索如何绕身而过,轻轻地扬弃了河道的顽石,既不争辩,也毋庸和解,只派一匹青苔教导
它们水的涵意。至于飘落在水面的柳絮花片,水愿意负载它们,做它们的足,却在流程里教会它们,凡是离乡背井追寻更宽阔天地者必须永远是个孤独者。水不曾允许它们在河面上发
芽,遂在中途,慷慨地收留它们腐朽的体肤。就连天光云影,也无法沉淀为水的四肢,智者不宜耽溺,不宜收藏过多的身外之物。水草不断招摇,鱼群愿意繁殖以丰富水的仓廪,但水哉水哉,流动是惟一的命运,纯粹的命运。
水比山深谙随势应变的道理,暴雨只会丰沛它的力量,至于火,从来没有一场火在水面上进行。水只是它自己,千江与万川同一道宿命,朝着真理的海洋奔赴,为了呼应更辽阔的
海洋的召唤;为了寻求更深沉的智慧。
雨岸桃李,是挥泪的宫女;那河腹的游鱼只是一群企图牵住水袖的童子,水回答它们,这一别就是永远了。
山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之间。当山以洪钟般的绿意招呼,水回应以短笛。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故友,一路循声对答。
“为何你总是赶路,难道万顷田地不值得你献身?一塘肥鱼不值得你孕育?你口口声声要与海洋会合,如果千江万川不汇聚为海,这世上的生灵岂不拥有更宽广的土地,锄出他们的家园,种植他们的米栗?”山问。
“我岂能成全短暂的荣华?如果千江万川耽溺于小小的宅舍,在草树鱼粮之中慢慢耗尽血脉,谁来成全沧海谁显示给生灵,这繁花茂林的土地上有一座无法征服的海洋,像手中的繁华之钥无法开启永生的琉璃门。我多么希望微笑永远停留在子民脸上,但我更愿意海洋启示他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惟有幻灭能洗尽他们脸上的油脂,教他们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缄默的人!”水答。
“那么,我是你的反面了。生之短暂是你我都知道的,我担忧狂啸的浪头席卷一切,把短暂生命里仅有的欢乐吞没。是故,我愿意永远固守在此,至少这世上有一座高山是狂涛追赶不到的,他们可以携带妻儿到我的怀抱里躲避;我预先准备柴薪与蔬果,让他们取火升烟。所有受苦的人看到烟,可以前来分食。如果,你执意以死亡惊吓他们,我亦执意张起绿阴,让他们在此成家、繁衍,以生命连接生命,以人造人,永远抵御你的偷袭!”
“你岂能抵挡无垠之海?如果再有一群愚公,愿意子子孙孙荷锄移山,拿你来填平海洋。就算你镇住了海,而你原来的位置也变成了海。这世上,有多少繁荣的山,便有多少幻灭之
海;有多少生的贪爱,便有多少死之恐惧。你我岂是为敌的,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无非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他站在你的巅峰吟诵水的歌谣,他坐在我的河畔,默读山的倒影。他能自你的多情中谛听我,从我的无情里注释你啊!”
山仍然盘坐,为了褓抱;水仍然奔赴,为了幻灭。仁者以身为泥,种植希望;智者只是冷冷地观照。
1.文中的“山”和“水”各是什么特征,请分别用三个词或短语概括。
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结合“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无非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他站在你的巅峰吟诵水的歌谣,他坐在我的河畔,默读山的倒影”这句话,联系全文说说“真正认识我们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不超过25个字)
答:
3.文章用山水对话的方式行文有什么作用和好处?请简要赏析。
答: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水比山更懂得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因而更愿意以海洋启示人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 |
B.山固守一处,使世间万物在自己的怀抱中休养生息,是万千生灵的避难所。 |
C.山与水的辩论是文章的主体,在山水的辩论中,水最终胜出,山只能以静默相对。 |
D.文中的山和水是相互对立的事物的两个方面,山与水永远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E.作者对山的态度是肯定、赞美的,对水的态度是贬斥、批判的。答:[ ][ ]
阅读下面各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电浆电视是轻、薄型家电产品下一代的首选,它的大画屏、高画质、色彩逼真、画面动作流畅、不闪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了家庭影院的高级享受。同时,它还有数据端子,能外接计算机,除了看电视听音乐外,还可以上网。
据专家介绍,电浆电视是应用日光灯的发光原理制造出来的大型电视荧屏,因为日光灯在通电后,灯内的气体呈电浆状态,其实就是一种电浆照明器。在电浆电视中,装有数十万个细小灯泡,小灯泡内装有惰性混合气体,外面涂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物质。那些类似日光灯的小灯泡就是一个个像素,在电流的作用下,显示出色彩画卷。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由小日光灯组成的显示器,就是电浆显示器。
当然,电浆显示器与日光灯有所不同,日光灯是以常温液态的少量水银所放出的254mm紫外光照射荧光物质而发光,电浆显示器内的小灯泡并不装水银,只填充氖气之类的惰性气体。在常温下,惰性气体释放出147mm的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而发光。由此可见,与传统笨重的显像管电视相比,电浆电视不但显得轻盈了许多,另外还有画面大、全平面且不受磁场干扰等优点。
以常规的尺寸为例,29英寸的显像管电视,机身厚度已超过50cm,重量就超过30公斤,如果画面加大,重量就越大。而42英寸的电浆电视,重量仅30公斤,厚度在10cm以内,同尺寸的体积,只有传统显像管电视的1/10,重量只有1/6。不过,对于小尺寸荧屏来说,现有的液晶电视也能达到,只是大尺寸方面是液晶电视所不能及的。况且液晶受到了视角较窄的限制,电浆电视的视角达到了160°,可供多人从各个角度一同观看。
目前市面上电浆电视最多的是42英寸,更大的有50~60英寸。它的画质优点是高亮度,适合在明亮的室内观看,色彩对比清晰,动态范围大,真实而不闪烁。而且景像切换的时间快、减少讯号干扰,画面的动作流畅。多数电浆电视还增设数据端子,可以外接计算机作为输出工具,在计算机专用宽输出适配卡的作用下,让计算机4∶3的画面输出到电视16∶9的画面也不产生变质。
遗憾的是,目前的电浆电视还没有扬声器,且音响接口设备都没有,所以要搭配家庭影院,使用者都要自行添置。虽然电浆电视可以外接计算机,但不是所有的计算机都有转接端子,而且其内建的接收器大多是日本规格,如果购买水货或者直接从日本进货,就要买外接的转频器。此外,电浆电视的价格非常惊人,介于1~2万美元之间,显然足以让大多数人打消购买念头。预计在2006年后将全面改为数字节目播出,届时电浆电视的价格就不会很高了。
1.下列对“电浆电视”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A.电浆电视是有别于传统晶体管电视的最新一代超轻、超薄型家电产品。
B.电浆电视是根据日光灯的发光原理研制成功的大尺寸荧屏的电视。
C.电浆电视是由日本发明和制造的能连接计算机上网的家用电器。
D.电浆电视是具有大画面、高画质、色彩真、不闪烁等特点的家庭影院。
2.下列对第二段加横线的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电浆电视的显示器实际上就是一种由小日光灯组成的电浆照明器。
B.在电浆电视的显示器里,装有数万个类似日光灯的小灯泡,它们就是一个个像素。
C.电浆显示器内的小灯泡,内装的氖气、氙气之类惰性混合气体在通电后呈电浆状态。
D.电浆显示器里的小灯泡,外涂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物质,用以显示色彩图像。
3.下列对电浆电视优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浆电视重量轻、体积薄、能耗小,且具有抗磁性,不受磁场干扰。
B.电浆电视画面大、全平面、视角达到160°,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同时观看。
C.电浆电视画质好、亮度高、色彩清晰、动态范围大、景像切换快、画面动作流畅。
D.电浆电视如与计算机联接,能使计算机4∶3的画面输出到电视16∶9的画面,而画质保持不变。
4.根据文意,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电浆电视具有传统电视无可企及的优点,在未来的几年内,它将完全取代传统电视。
B.电浆电视大多配有数据端子,可以外接计算机,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从而达到信息共享。
C.电浆电视的内建接收器大多是日本规格,现在,我国还没有国产的产品。
D.据专家预测,电浆电视价格在2006年后会降到与一般电视相当的水平。
阅读下面各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 000—5 000个的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又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的飞行技术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00千米高空飞机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再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1.下列对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理解,最准确的—项是
A.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
B.发射准备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
C.发射费用高,耗费人力多,准备时间长。
D.抛掉的部分的费用过高,增加了发射成本。
2.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错误的—项是
A.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不需要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阵。
B.空天飞机可以完整地重复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
C.空天飞机能以高超音速飞行,并利用吸气发动机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
D.空天飞机也需使用火箭发动机和氧化剂,但不需要外挂助推器和燃料箱。
3.下列对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比较,不正确的—项是
A.空天飞机与航天飞机—样,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
B.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相同,降落方式也不相同。
C.空天飞机也像航天飞机—样,在大气层外要使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
D.发射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可能只是发射一架航天飞机费用的十分之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天飞机升空不需要火箭助推,所以不需要发射架,而对机场跑道有要求。
B.空天飞机可以让我们以比航空飞机快得多的速度在大气层内作远距离飞行。
C.由于空天飞机不再抛弃用过的器件,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会大幅度减少。
D.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了研究制造阶段,用它取代航天飞机飞行已指日可待。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鸟巢”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8级地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时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
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2008年第8期《大科技》 有删改)根据文意,下列对“鸟巢”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
B.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
D.“鸟巢”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风雨和地震的能力。 |
B.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鸟巢”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
C.“鸟巢”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鸟巢”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鸟巢”仍然会是安全的。 |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鸟巢”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设计。 |
B.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再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必要性。 |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
D.从“鸟巢”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鸟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宏伟、最具科技含量的建筑物。 |
阅读下面各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走向大自然
王充闾
“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这句诗因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在海德格尔那里, “诗意”已远不只是一种艺术追求,而成为解决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的重要依据,成为生命的哲学,它的终极思考是人生的诗化,是使有限的生命寻得永恒的家园。(1)
悠悠万物,生息繁衍,无始无终,而每一个人只是这世界上的短暂的过客,人在大地上的居住只是匆匆过客的短暂居停,而要使这短暂的存在超越瞬间而走向永恒,走向自由,就理应把存在审美化,使之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用海德格尔的话讲就是“通过原一,大地和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统一于一”。由此便产生了原根意义上的诗性。 (2)
其实,在中国,从庄子、屈原到李白、杜甫、王维、苏轼,从诗经、乐府到唐诗、宋词,诗人们一直行进在寻求存在的诗化和诗化的存在的漫漫长路上。这些诗哲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一幅幅风景画,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情绪,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它是人“诗意地居住”的情怀,是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与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虔敬与敏锐的审美感受力相比。(3)
我走过许多名山大川,游过不少奇观胜境,每当徜徉于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一片敞开的大地上,前人对于自然的盛赞之情便从心中涌出。这些美的诗文往往成为我精神上的导游,引我走向那些人与自然互相交流互相融合构成的审美境地,从古老的文明中寻求必然,探索内在超越之路。这时,我也总会产生一种生命还乡的欣慰与生命谢恩的热望。我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于是有了那些渗透生命体验和人生归宿感的写景抒情的文字。(4)
曾经游黄山,走西湖,看绍兴禹陵,追长岛诗踪……在那些留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诗心墨痕的所在,我往往是因“蜜”寻“花”,并不想按照景点导游图的指点挤在熙熙嚷嚷的人群中,为“到此一游”而排队拍照,而宁愿在景深人静处长久伫立,脚踏在实实在在的自在的敞开的大地上,一任尘封在记忆中的此一景的诗文涌动起来,与那些曾经在这里驻足的诗人对话,心中流淌着时间的溪流,在冥蒙无际的空间的一个点上,感受着一束束性灵之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间,大自然与那一个个易感的心灵共同构成了洞穿历史长河的审美生命、艺术生命,“天地精神”与现实人生结合,超越与“此在”沟通。大自然,成为人们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艺术之泉。(5)
我也曾经来到许多前人未曾涉足的山水之中。在那些未经开发的、原始粗犷的自然景观中,蕴藏着一种野性的力量,一种蓬蓬勃勃的生机,并且总是在熏染着、启迪着、暗示着人们,给人以旺盛的、健朗的生命活力,给人以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给人以冬春相继的乐观信念。千里翰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莽莽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悠远,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成为可以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6)
“保护、保存”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是我们“诗意地居住”的前提,是我们以性灵之光驱逐黑暗,让大地不再被遮蔽的路径。然而,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却往往忽视和忘却了大地的恩泽,野蛮的践踏它,当大自然失去了青春、活力和平衡时,它会痛苦而愤怒地对人类实行报复,这种报复又立即会使人类陷入尴尬的困境。我曾经对践踏和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表示愤怒,为那些戕害大地也贬低自己的人感到沉重,有时,我甚至想,假如工业文明的物欲满足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那么,宁愿让自然美景再沉睡百年,直到人类的“居住”真正成为“诗意的居住”。(7)
无论如何,山水万物与我们同在。诗人何为?诗人使人达到诗意的存在。似乎读懂了庄子,也读懂了海德格尔。又似乎与荷尔德林长谈,吟着他的诗,“我们每人走向和到达/我们所能到达的地方。” (8)
1.在第三段中,“存在的诗化”和“诗化的存在”的含义各是什么?
2.在第五段谈到,作者往往是因“蜜”而寻“花”,联系上下文,谈谈“花”“蜜”各指什么?
3.作者在第五、六段中是从哪些角度来表达文章主旨的?根据文章的主旨,假如作者“在新疆,行进在茫茫瀚海之中”,你认为作者会想到什么?
4.下列对这篇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从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角度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根意义上的诗性”是指人类应超越瞬间,走向自由,实现“诗意的居住”。 |
B.自古以来,中国历代文人都在追求着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在他们所留下的“一幅幅风景画”中就体现出审美观照的自然和自然的审美观照。 |
C.作者认为通过人与自然的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可以使个体具有强大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归宿感,自然可以成为与之对话的生命之灵。 |
D.作者认为对自然的践踏、破坏的行为,其实质是对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反动。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诗意的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