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下图所示装置中:

a是盛有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氧气占1/5)和10mL 1.2mol/L硝酸的250 mL烧瓶;b是未充气(实验开始前内部没有气体)放有0.384g铜粉的气球;c是夹紧了的弹簧夹;d中盛有足量的过氧化钠;e是充有二氧化碳的针筒。整套装置已经过气密性检查合格。
(1)将气球中的铜粉小心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铜粉有余(设产生的气体不溶解于溶液中),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欲提高铜与硝酸反应的速率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措施。
①若用加入化学试剂法,下列试剂中可以选用的是            

A.蒸馏水 B.无水醋酸钠
C.石墨 D.少量硝酸银溶液

②若用升温法,请在图中画出完整的示意图。
③将烧瓶不断振荡发现气球逐渐缩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此时气球是全在烧瓶外还是一部分进入烧瓶?
④打开弹簧夹,将二氧化碳反推入干燥管内继续振荡,使气体与气体、溶液充分接触,欲使所有的铜粉全溶解,至少需要推入二氧化碳     mL.
⑤将上述全过程用一个总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目标,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栏中,选择正确的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序号
实验目标
答案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
(1)
识别棉织品和毛织品

A让一束光透过
B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C抽少许纱,灼烧
D新制的,加热
(2)
鉴别溶液和胶体

(3)
化验糖尿病

(4)
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和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1)根据图A氨气的制备装置制取氨气,试回答: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图B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实验,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组同学完成喷泉实验后,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如图C所示。请通过分析确认:甲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有机化学中通过酯化反应原理,可以进行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苯甲酸
甲醇
苯甲酸甲酯
熔点/℃
122.4
-97
-12.3
沸点/℃
249
64.3
199.6
密度/g.cm-3
1.2659
0.792
1.0888
水溶性
微溶
互溶
不溶

实验一:制取苯甲酸甲酯
在大试管中加入15g苯甲酸和一定量的甲醇,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浓硫酸,按图A连接仪器并实验。

(1)苯甲酸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大试管Ⅰ中除了装有15g苯甲酸和一定量的甲醇和一定量浓硫酸外还需要加入

(3)中学实验室中制取乙酸乙酯时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实验二:提纯苯甲酸甲酯
该实验要先利用图B装置把图A中制备的苯甲酸甲酯水洗提纯,再利用图C装置进行蒸馏提纯
(4)用图B装置进行水洗提纯时,B装置中固体Na2CO3作用是
(5)用图C装置进行蒸馏提纯时,当温度计显示______时,可用锥形瓶收集苯甲酸甲酯。
实验三:探究浓硫酸在合成苯甲酸甲酯中的作用
(6)比较有、无浓硫酸存在条件下酯化反应进行的快慢,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时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熔点5.5 ℃,沸点267.4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作为合成其他香料的原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1)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
量乙醇的原因是。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
作用是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
锥形瓶外还有
(4)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
降的原因可能是

(5)用金属钠可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简述实验现象与结论: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的位置;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位置。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溶液刚好变色,测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两次,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2mL、V3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色变为  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下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6)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00
20.30
第二次
25.00
0.00
20.20
第三次
25.00
4.00
24.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mol/L(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