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材料一 一般而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比较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求.又不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
材料二 2008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由中宣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多次前往各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部f1、文化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起草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初稿)》。后经反复征求意见并作多次修改.最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1)根据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道理
,分析国务院加快振兴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国政府在振兴文化产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材料一:我国国有经济在各领域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截至2011年7月)
石化 |
石油 |
电力 |
汽车 |
冶金 |
铁路 |
兵器 |
船舶与航天 |
69.3% |
92.1% |
90.6% |
72.5% |
64.4% |
83.1% |
99.5% |
84.5% |
材料二:截至2012年上半年,某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9.36万户。“十一五”期间,该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递增15.2%,占该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提高到2010年的49.5%,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生力军。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经济制度?
下图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作用方式,读图,完成下题。
上图是什么规律?简述该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兵兵在出国前,准备买一部手机,请你参与她购买手机的全过程,感受她的快乐,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兵兵在网上搜索到相关信息,发现手机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手机的性能普遍提高,外观也更靓丽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兵兵来到手机专卖市场,就有许多服务员竞相向兵兵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兵兵发现,所有手机品牌都在搞促销活动,而降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最终兵兵买了一部物美价廉的手机。
请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降价”的看法。
谁都担心失业,一旦失业也要勇于面对。如果我们把失业变成“转”业,也许会发现一片新天地。一个“转”字,说明变换工作岗位是一种正常现象,要求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一个“转”字,要求我们不要沉湎于固有的旧东西,要不断学习新东西;一个“转”字,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鼓起奋进搏击的勇气。失去旧岗位,常常预示着新的就业机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道理说明应该怎样对待岗位的正常变换。
某日,小张同学特邀“职业砍价人”一同去服装市场购物。他首先独自与摊主就一件标价90元的衬衫讨价还价,只得到10元钱的折扣。随后,“职业砍价人”上场,他拿起衬衫仔细观察后报出30元的价格,并指出衬衫的质地、成本和进货价格。最后,双方以35元成交。
有人认为, “讨价还价的行为符合市场交易原则。”这种看法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