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2年9月30日,第十三届西部博览会在成都圆满闭幕。本届西博会共举办105项活动,其中重大活动8项、专项活动97项,国际活动占39个,超过上届。共有来自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及各界嘉宾8万余人参展参会,境外嘉宾超过2万人。西博会正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泛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西部地区如何与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
材料二:在筹办西博会期间,成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西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筹备情况汇报介绍。成都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城市管理中的疑难顽症。成都市民认同西博、参与西博、服务西博,数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成都市人民齐心协力,创作了一曲展示西部田园城市的美妙乐章。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成都各界是如何“创作了一曲展示西部田园城市的美妙乐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在产业支持、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目的是造福人民群众。城镇化只有突出科学规划,才能避免走弯路。为此,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城镇化的质量。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2008-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年份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15781
17175
19109
21810
24565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
8.4
9.8
7.8
8.4
9.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民币/元)
4761
5153
5919
6977
7917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
8
9.5
10.9
11.4
10.7
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幅(%)
19.5
11.7
21.3
25.0
12.8

(1)指出材料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简要回答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哪些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只有立足扩大内需,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才能真正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我们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运用消费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扩大消费需求?

材料一:我国国有经济在各领域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截至2011年7月)

石化
石油
电力
汽车
冶金
铁路
兵器
船舶与航天
69.3%
92.1%
90.6%
72.5%
64.4%
83.1%
99.5%
84.5%

材料二:截至2012年上半年,某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9.36万户。“十一五”期间,该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递增15.2%,占该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提高到2010年的49.5%,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生力军。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经济制度?

下图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作用方式,读图,完成下题。

上图是什么规律?简述该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