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次讨论课上,某班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甲方:中国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护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乙方:中国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牵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请综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通过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和170多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70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660多件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请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最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哪一方面的基本要求?
(2)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有何作用?

材料: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某校高二(2)班学生组织探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
同学们走访了退休职工王爷爷家,下表是所作的记录(节选)。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81年
800
0
550
250

1995年
12000
1150
4500
4650
2007年
40000
7500
15000
26500

(1)透过以上记录,你发现王爷爷一家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2)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3)同学们在采访中发现,王爷爷家只把多余的钱款存入银行,理财方式单一。请你对王爷爷一家的理财方式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市民甲:“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市民乙:“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
有同学认为,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请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

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009年8月27日闭幕,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材料二:中国2009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就我国如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提出合理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11月27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请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
(2)“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体现了什么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