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3月1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2009年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
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
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
23.6%。
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1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3亿人基本药物制度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2009年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怎样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材料三: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修正案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三个原则:即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选举法修正案》坚持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三个原则的政治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会议表决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的?(10)
(2)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认识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由于权力的这种特点,即使权力掌握在廉洁的人手中,也仍然会产生滥用的可能。因此,必须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功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1)为什么必须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2)如何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由广州率先在全国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之后,北京、深圳、杭州、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地都相继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除国家规定的涉密信息外,重大事项决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完成情况等,即政治、经济、文化、外事等一律对公民公开。政府必须无偿提供信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公民角度说明政府信息公开的理由和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形成过程: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规划纲要的形成过程。

材料一: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政府承诺从2013年起将在京津冀等多个地区开展PM2.5的监测并公布信息,为政府部门的环境决策提供依据;“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领域;并加大环保执法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有目共睹,然而大量环境隐患也因此产生。近来,雾霾天气、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也引发了全国两会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
材料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1)结合材料一,从多角度说明政府怎样才能让百姓走出雾霾?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何履行职责?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