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6%,而欧美发达国家则达到或超过80%。据测算,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均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而第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至少10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等。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镇人口将新增3亿多,这意味着超过30亿元的内需驱动力,将极大解决我国内需不振特别是农村消费乏力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做到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2)结合材料三,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者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每空3分,共15分)

近年来宝钢集团的具体做法
经济学启示
实施钢铁精品战略、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已形成了近20个境外和国内贸易公司组成的全球营销网络
(1)
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战略,不断追求产品的高质量
(2)
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打造绿色宝钢
(3)
喝水不忘掘井人,宝钢时刻不忘回报社会。先后设立了1亿元的教育基金,捐建了38所希望小学
(4)
宝钢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瞄准高强、超高强汽车板等技术难度大、盈利能力强的高端精品
(5)

材料一 4月20日,2011年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欢送院士专家时指出,以院士专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科学发展的稀缺资源,要把最稀缺的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此次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由中组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家单位举办。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的意义。(8分)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试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9分)

材料: 2006年4月2 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美国耶鲁大学,并发表重要演讲。胡锦涛主席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主张吸纳百家的优长,兼济八方的精神,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从材料中看出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10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日益重视网络民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8日下午来到中国政府网考察,并在线与网民交流,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国家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网民言论是言论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在我国,公民的网上言论如果不违反《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则任何其他机关、个人、团体、党派均无权干涉。网民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
(1)党政干部重视网络民意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何意义?(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有利于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4分)
(3)有人认为“政府只要重视发挥网络作用,就能够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0分)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么在意网民的意见和建议(12分)

材料一:春节农民工返乡休整。休整期也是谋划期:年后到哪儿打工更划算?西部某省的小张看了报纸上的《2008—2009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下图),决定留农家乡打工。

材料二:中部、西部地区高唱“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将返乡农民工当作宝,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技能、有经验的农民工回流。农民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一种趋势。
材料三:“民工潮”自1989年出现以来,曾经是中国社会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但从2003年起,“民工荒”的现象却开始在东南南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至今“民工荒”已成了东南沿海省份的常态,大有向内陆省份蔓延的趋势。有人说:“民工荒”是个伪命题,“技上荒”才是事情的真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解读图中信息并说明小张为手什么决定留乡打工。
(2)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劳动力资源向中西部流动的原因。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民工潮”“民工荒”“技工荒”的社会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