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贯彻落实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二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
(1)结合材料一,说明温家宝总理在分析形势、提出对策时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6分)
(2)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坚持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5—2008年我国经济及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注:①2010年我国GDP达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
材料二建国后,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为筹集资金,我国制定了低工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需求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藏富于民”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着力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问题进行利弊分析。
(3)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藏富于民”政策取向的正确性。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材料一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则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请你结合材料一中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意义更大,任务也更艰巨。
2010年11月29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OP16)和《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大会(CMP6)在墨西哥坎昆拉开帷幕。会上,我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表示,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各方不要过于“讨价还价”;大家应清楚自己的责任、各尽所能。中方希望坎昆会议能在资金、技术等气候谈判的核心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达成全面、平衡的谈判结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有效、全面、可持续地实施。
结合上述材料,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怎样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2009年我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确定为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某班同学围绕“调结构”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
同学甲:展示材料(材料一)
目前,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到2009年仍不足4%。为此,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评论:调整产业结构,就要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振兴文化产业,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述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四川省汶川县(人口以羌族和藏族为主体)水磨镇是广东省佛山市对口援建地区,2010年10月广东对口支援汶川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材料一:水磨镇羌城是重建后的居民安置区,它将传统的散落在高山峡谷中的羌寨建筑群集中起来,建设成了具有羌族文化鲜明特征的、迈向现代化城镇的新羌城。这里,文化广场星罗棋布,用现代化的手段向旅客展示极富特色的羌族文化,人称“羌族世博会”。有人感慨地说:“旅游没有文化就缺乏魅力,文化没有旅游就缺乏活力。将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就既有魅力又有活力。”
材料二:佛山市援建水磨镇实行规划在先、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始终保持将恢复重建与保护文化、保护生态相结合的做法,把援建与发展当地旅游、保护文化生态相结合,被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在灾区重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