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的岛屿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岛上四季长青,空气清新,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人类真正的天堂”。
(1)请说出右图所示的岛屿的名称。
(2)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该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该岛的发展目标为是什么?
今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十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经过艰苦漫长的谈判,终于签署了协议,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入世”的利和弊。当时人们认为“入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对于纺织业、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是有利的,对于汽车、农业等敏感行业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入世”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汽车产量却大幅度增加。可见利和弊不是绝对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的?
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用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分析发展蓝色经济的意见所遵循的唯物辨证法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一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人类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昼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更好地防灾减灾,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必要的应急知识,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材料二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2011年8月5日,发改委主任张平指出,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抗灾减灾和农业生产工作,及时出台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很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请你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我们应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何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1年是我国实施“六五”普法的第一年。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要求通过宣传宪法,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论述应该如何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最终“小悦悦”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
2011年11月20日,宝山四岁女孩“小苗苗”遭遇车祸,私家车主潘先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及时救助,挽救了她的性命。潘先生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
请用哲学常识中“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和评价上述两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