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强资源节约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简要回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依据。(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雾霾遇上春节,你还放烟花吗?
今年,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春节前夕,多家微博门户网站发起了“禁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得到网友的积极响应。但是也有很多市民表示今年依旧会放炮,因为一年才放一次,不放就缺少过节的气氛了。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内心讲,我是不希望它消失的。如果真的禁放了,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就更加没有年味儿了,况且禁放政策能不能执行下去也不好说。”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珠算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作用,曾创造了不少奇迹,比如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时,科学家们甚至借助珠算协助计算机准确得到了相关重要数据。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请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影视作品创作中,有人认为,“创新就是要与史实、 经典原著不同”,导致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任意篡改历史、经典原著的所谓“创作”的现象。这些 “作品”完全颠倒了青少年的历史观,混乱了人们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毒害着中国人。面对当前亵渎经典的创作倾向,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倡导一种熟悉经典、珍爱经典、 敬重经典、护卫经典的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熟悉经典、珍爱经典、敬重经典、护卫经典”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晶晶是一只大熊猫,其头部纹饰源于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象征奥林匹克圣火。迎迎是一只藏羚羊,其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妮妮的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五个吉祥物分别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它既体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体现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请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中的哪些知识?
阅读材料,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
材料一:某中学高一(8)班的同学对2013年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
现有劳动力 |
3032人 |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
195人 |
|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405人 |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
163人,约占41% |
初级技工及无技术等的人员 |
306人,约占76% |
|
实现再就业281人 |
就业企业 |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
就业领域 |
第二产业63人,第三产业218人 |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性工作岗位。
(1)上述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那些信息?
材料二: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就业中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旧比较突出,新老问题交汇、内外问题交织,使得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促进就业,我国政府长期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认真部署,扎实工作,全力以赴,稳中求进,整体来说就业工作取得了比较积极的进展。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从政府、劳动者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