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带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②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
③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④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郭沫若说:“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苦干加巧干,坚持持久战。”这其中包含的主要哲理是()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B.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
C.量变是引起质变的必要条件 | D.事物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
据报道,由于人类不加节制的活动,南极冰盖每年消融570亿吨,使海平面上升,地球水域面积扩大,导致雨季延长,各地洪水频发。这一事实告诫我们()
A.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
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 |
C.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D.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盛宴。回答19—20题。
19.“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0.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见右图),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A.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B.突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C.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B.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
C.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 D.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积极文化 |
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并且强调中国政府确定这一目标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这表明()
A.我国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 B.我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国家 |
C.我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 D.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