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气候的决议以来,经历了21年马拉松式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哥本哈根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其主题为“气候变化”。
(1)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材料三: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3)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昼夜交替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方向, D地在C地的___ __方向。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这一天的日期是___月_____日,正是北半球的_____日。北极圈内有_____现象,此时我们的家乡应该是_____季。

读地球公转图,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图中A为北半球的(节气),D为北半球的(节气)。地球公转速度在___(填字母)处较快。
(3)当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地球位置可能在___(填字母)处。这时漠河、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
(4)当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时,地球大约位于___(字母)点附近。
(5)地球公转在____段时,南极圈内极昼现象范围逐渐扩大;在___段时,我国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增长。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若在A点的上空观察,则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时针。
(3)A、B、C、D四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的是点,角速度相等的是点,线速度最大的是
(4)图中B点在线上(晨或昏),比较A、B、C、D四点的地方时大小为最早,最晚, 是相同的。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⑴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八大行星绕日运动方向。
⑵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金星和地球之间
C.地球和火星之间 D.火星和木星之间

⑶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分析其“特殊”产生的条件。

素有“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现在为什么不能提供更多的商品粮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