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包括2小题,文选班同学做第一小题。理选班同学做第二小题]
(1)已知A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写出A、B、C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2)室温下,单质A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单质C为常温常压下密度最小的无色气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所示进行反应,又知D溶液为黄色,E溶液为无色。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 E F
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 ΔH<0。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液态)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放热Q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甲醇蒸气重整法。此方法当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CO(g)+2H2(g),说明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 。
(3)甲醇燃料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L 1.5 mol/L H2SO4 溶液。
①通入气体a的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当电池中有2 mole-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忽略气体的溶解,假设反应物完全耗尽)。
两种有机物A和B可以互溶,有关性质如下:
相对密度(20℃)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
A |
0.7893 |
-117.3°C |
78.5°C |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
B |
0.7137 |
-116.6°C |
34.5°C |
不溶于水 |
(1)若要除去A和B的混合物中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_____(填代号)方法即可得到A。
a.重结晶 b.蒸馏 c.萃取 d.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2)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其分子式,是否必需有其它条件_________(填“是”或“否”)。 已知有机物A的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若质谱图显示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A和B的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发现质量分别增重19.8g和35.2g。计算混合物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
为测定一种复合氧化物材料的组成。称取12.52g样品,将其全部溶于过量稀硝酸后,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一半,加入过量K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4.66克固体。在余下的50毫升溶液中加入少许KSCN溶液, 显红色;如果加入过量NaOH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克固体。计算确定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
(1)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A%,则300 mL该溶液中c (Cl-)= (mol/L)。
(2)无土栽培中,需配制营养液NaH2PO4、Na2HPO4(物质的量之比为4 : 1),已知每升含磷元素0.10mol,现用4.0mol/LH3PO4和固体NaOH配制2 L该营养液需要:
V(H3PO4)= (mL),m(NaOH)= (g)。
(3)甲、乙两烧杯中各成盛有100mL 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甲 : 乙=1 :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g)。
已知: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颜色会变为浅绿色,其原理可表示为:
□Fe3++ □SO2+ □H2O —— □Fe2++ □SO42-+ □H+
(1)在上述方框内填上配平后的系数,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参加反应的SO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下),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mol;
(3)已知向Fe2+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则Fe3+、SO42-、HNO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