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工厂冶炼金属、回收硫的工艺流程如下:

I.回收硫
(1)工业上,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写出离子方程式:                  。然后,加热吸收液收集SO2。将二氧化硫、空气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II.冶炼铜
(2)工业上,火法冶炼铜分两步:第一步,含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在空气中煅烧生成氧化亚铜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第二步,氧化亚铜和铜矿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刺激性气体。写出冶炼铜的总反应方程式:                        
(3)用电解法精炼粗铜(含银、金、铁、锌杂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极为粗铜、X极为纯铜
B.X极净增质量等于Y极净减质量
C.铜盐溶液作精炼铜的电解质溶液
D.若电路有1 mol电子转移,则X极净增32 g

(4)几种金属离子的沉淀pH: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pH
完全沉淀的pH
Fe(OH)3
2.7
3.7
Fe(OH)2
7.6
9.7
Cu(OH)­2
4.6
6.4
Zn(OH)2
5.9
8.9

铜盐溶液中Fe2+、Zn2+对精炼铜可能会产生影响。工业上,除去Fe2+方法是,在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              (选填:双氧水、次氯酸钠、氯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             。加入碱调节溶液pH范围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晶格能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 ℃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
(1)已知水中存在平衡:H2OH+OH Δ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
B.向水中加入Cu(NO3)2
C.加热水至100 ℃[其中c(H)=1×10-6 mol·L-1]
D.在水中加入(NH4)2SO4

(2)现欲测定100 ℃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色,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若用pH计测定,则pH7(填“>”、“<”或“=”),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

炼金废水中含有络离子[Au(CN)2],其电离出的CN有毒,当CN与H结合生成HCN时,毒性更强。回答下列问题。
(1)剧毒物HCN的水溶液酸性很弱,写出其电离的方程式:
(2)与弱电解质碳酸的电离方式相似,[Au(CN)2]也存在着两步电离,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
(3)处理这种废水是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将CN氧化为CO32-和N2,其离子方程式为。在酸性条件下,ClO也能氧化CN,但实际处理废水时却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证明一水合氨(NH3·H2O)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三人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
0.010 mol·L-1氨水、0.1 mol·L-1 NH4Cl溶液、NH4Cl晶体、酚酞试液、pH试纸、蒸馏水。
(1)甲用pH试纸测出0.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说明理由
(2)乙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用pH试纸测其pH=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再用pH试纸测其pH=b,若要确认NH3·H2O是弱电解质,则a、b应满足什么关系?
(3)丙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显粉红色,再加入少量NH4Cl晶体,溶液颜色变(填“深”或“浅”)。你认为这一方法能否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填“能”或“否”),并说明原因
(4)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再提出一个合理又简便的方案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有pH=4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以下用>、<、=表示)
(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c3,则其关系是
(2)取相同体积的三种酸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
(3)完全中和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Ba(OH)2溶液时,需三种酸的物质的量依次为n1、n2、n3,则其关系是
(4)取同体积的酸的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va、vb、vc,则其关系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氨气;②氨水;③盐酸;④醋酸(CH3COOH);⑤硫酸钡;⑥氯化银;⑦氯化钠溶液;⑧二氧化碳;⑨醋酸铵;⑩氢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