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是什么原因招不到工人的。
深度思考
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上述“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认识评价
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对“用工荒”议论颇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片面看法。
(3)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对“用工荒”现象加以分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海尔电器2008年利较2007年下降约11.6%。2009
年,海尔集团迎难而上、危中机,通过产品、商业模式和经营机制三大创新,实现了企
业的战略转型。海尔制定了“海外市场要升级、中国市场要深入”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市抓住“家电下乡”机遇,针对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开拓农村市场;在海外市场,辛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思路,提升高端品牌形象。这一战略使海尔经营业绩有
了持续提升。
材料二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美国2009年发起各类贸易救济案约50宗,其中超过一半针对中国。2010年2月27日,针对贸易摩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三点主张:第一,一国贸易的发展,同时要照顾个国家的关切;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第二,中国确实存在着贸易顺差,但是,我们不追求贸易顺差。第三,对外国在中国经营的企业,依照中国的法律享受国民待遇。
(1)联系材料一,运用发展和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海尔的成功对我国企业示。
(2)结合材料二,说明温家宝总理的主张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2008年,我国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制定工作。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2010年2月28日,《纲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再次征求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2010年3月2日,5名大学生掏粪工和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签订聘用合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民甲说,凭个人本事挣钱,没什么丢人的!市民乙说,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们上学,却找了那么一份工作,太丢人了!当事人张婷说,有人觉得这工作低人一等,但是在我看来,工作不分三六九等嘛!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市民甲、乙、张婷三人的观点。

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表 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8年
2009年
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增长率
10.6
10.2
9.0
6.8
6.2
7.9
9.1
10.7

材料一 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货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材料二 2010年中央确定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8%左右,并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为此,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下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图表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⑵指出材料二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⑶依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策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0年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之一。某校综合探究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东部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周边国家竞争的影响,传统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减弱,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生产要素供给日益趋紧。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具有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环境容量大的优势。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最近两年,皖江城市带引进的省外资金占安徽全省的72%,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占60%左右,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的70%左右来自长三角。
材料三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是安徽省三大地方文化,它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弘扬和发掘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搭建经贸平台为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安徽省举办了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铜陵青铜文化节、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等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⑵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确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所体现的哲学要求。
⑶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安徽省弘扬和发掘皖江文化资源系列活动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