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胡锦涛主持座谈会,温家宝通报了上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同志们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还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甲、乙同学居住的社区比较脏乱,缺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设施,居民们对此非常不满。甲同学打算在网上发帖,激烈批评政府有关部门对垃圾分类的措施不力,并鼓动居民到市政府门前游行。乙同学不赞成甲的做法并对他进行了劝阻,同时,他找到了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人大代表就此问题进行多次走访和调研,并积极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落实了垃圾分类,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1)请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甲、乙同学的做法。
(2)请说明材料中的人大代表是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等现象表明互联网上的“政治互动”不仅改变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网络民意,发挥网络监督作用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4年我国新增大学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340
408
495
559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800~1000万个,但是每年大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材料二对3000名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方
中部城市
西部和北部城市
74.8%
25.2%
2%
首选单位
传统的白领
传统的蓝领
新兴
71%
27%
2%


材料三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就业问题,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为了扩大就业,某市政府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一是在总结原有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二是既考虑政策的力度,又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三是既重视解决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突出问题,制定应急性措施,又考虑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哪些问题?运用国家职能理论说明政府应该怎样解决材料一、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扩大就业的具体做法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 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丰富经验: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这些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一 2010年6月21日清晨,河南平顶山一座煤矿发生火药爆炸事故。据了解,河南煤矿爆炸事故发生时有64名矿工被困井下,后有6人成功升井,目前58人仍然被困井下。今年前4月共发生煤矿事故8起,死亡超百人。
材料二河南平顶山爆炸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并查清事故情况和原因,做好各项工作。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已赶赴事故现场,慰问伤亡人员家属,部署相关工作。
(1)运用市场经济知识分析,矿难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生产安全。
(3)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防止此类重大事件的发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