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12月18日《阿凡达》在美国正式上演。该片公演17天,全球票房就达到13亿美元,而反观2009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全年票房才62亿元人民币。换言之,一部《阿凡达》17天就把中国一年的票房给超越了。
《阿凡达》之所以成功,除了超凡的想象力和先进的技术之外,通片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功不可没。“阿凡达”是梵语,意为神灵降落在人间的化身,这说明《阿凡达》吸收了印度文化的精华。而通片所宣扬的万物有灵、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主要的是,生态环保、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甚至是爱惜异类动植物,所传达的则是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印度人、中国人、欧美人,在看《阿凡达》时都会产生强烈共鸣。《阿凡达》告诉我们,电影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娱乐,它可以关注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它的终极关怀并不比任何作家、思想家差。
材料二
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
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0分)
(2)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0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读下表,回答下题。
1978~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项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8年 |
2013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1 |
26923.5 |
300670 |
568845 |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
0.9 |
13.9 |
52.3 |
6l-8 |
市场化程度(%) |
0 |
26.0 |
76.4 |
79.6 |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1)描述上述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2013年,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还是收入分配改革。
材料一:2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艰难出台后,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再次对收入分配提出了明晰的要求。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1)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就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山东省政府统筹安排资金6亿元,加大对“老、小、孤、残”群体的保障力度,制定出台就医、养老等具体民生政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渠道筹集省级资金11.7亿元,加快落后产能关闭淘汰,大力优化产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税收政策,继续深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力的保障了山东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眼光看,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依据。
审计整改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或提出的建议,对其自身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审计后的问题整改工作,事关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事关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要痛下决心去除“顽疾”、根除“病灶”,向人民作出负责任的交代。要立查立改,早动手、见实效,对每项整改工作都要有严格的时限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公开整顿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要把整改作为推进改革的“催化剂”,倒逼预算管理、审批制度、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1)联系材料,说明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对政府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公民与政府的有关知识,为监督政府的整改情况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是清明的核心。随着“低碳”理念深入人心,2014年清明节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外,网络祭扫、时空信箱、乐曲祭祀、鲜花祭祀等低碳又环保的祭奠方式正在逐渐兴起,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低碳祭祀日渐成为清明祭祀的新风尚。以前临近清明,纸灰漫天飞舞,满院子都是,现在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今年的祭扫形式向着文明、低碳的方式转变。祭祀用品少了花圈、别墅,取而代之的是鲜花、水果。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互联网,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随时随地祭奠先人。新的祭扫方式会在形式上对清明节形成冲击,但不管形式怎么变,人们的内心深处还是遵从“慎终怀远”的情感。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建立在农耕经济文化基础上的,随着国家的发展,赋予传统节日更为丰富的文化新内涵,传统民俗只有真正和时代贴近,植根于现代人的生活才能获得延续和发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绿色、低碳祭祀是怎样日渐成为新风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