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图是人体肝脏细胞及其所处组织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主要组成在图中均有显示 |
B.③④过程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
C.胰岛素浓度升高可以抑制③②过程 |
D.A可表示由许多C6H12O6连接的物质 |
在实验课上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我们在以下4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新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对各试管实验现象的记录是正确的 |
B.②③④加快H2O2分解的原理是相同的 |
C.试管 ① 在这个实验中是用来做对照的 |
D.本实验因变量的检测还存在其他方法的 |
对下列相关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表示细胞周期,a、c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诱导染色体加倍 |
B.图2中的温度在a、b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
C.图3中bc段和de段CO2吸收量减少,C3含量下降 |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 |
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可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发生改变 |
B.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形成嵴,大大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
C.皮肤毛细血管能够舒张,有利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 |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
如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LDL-受体复合物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
B.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细胞器功能 |
C.分泌蛋白在图中的合成途径为1→2→4→细胞膜 |
D.图中信息能够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