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1—3题。某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设立了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方面的作用,逐步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该区还计划将联络站的工作情况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并探索将代表接访纳入调解体系。这一材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B.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与要求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
C.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
D.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具体应用法律时作出的解释(即司法解释),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说明()
①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②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大常委会的权力不断扩大④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纳入规范化和程序化轨道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提案权,但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提案()
A.通过后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 B.是否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
C.是否有一定的制度保障 | D.是否可以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
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
绿色未来”。该图是《让地球绿起来》的宣传画,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一切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B.规律可以被人认识 |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规律 |
D.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
“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颜色的形态。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明
A.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 |
B.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 |
C.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
D.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
庄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与这一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精神不是万能的 | 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D.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回答6~7题。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 B.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 |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 |
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
科学发展史证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否则科学家就会迷失工作的方向并出现思想混乱。这启示我们在做各项具体工作时
A.坚持一切哲学思想的指导 | B.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 |
C.把哲学和具体科学同等看待 | D.用新观念代替旧观念,推动哲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