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内某知名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实施名牌战略,在20年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在众多厂家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的时候,该企业依靠科技和管理,让科技研发跑在市场前面,不打“价格战”,专打“质量战”。
材料二:天津“狗不理”包子由于质量不稳定,服务质量差,公司被整体出卖;“王麻子”剪刀因为沿用传统老工艺,质量没有明显提高,导致破产;长沙“九如斋”也曾因为卖陈馅月饼而大受打击。上述“中华老字号”都曾赫赫有名,但其金字招牌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黯然失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说明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2)结合材料二说明“老字号”怎样才能使“金字招牌”重放光芒?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形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
运有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引入竞争机制,扩大非公有资本的市场准入。(8分)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名牌战略,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到今天的国际化战略,海尔已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在名牌发展阶段,海尔只做冰箱这一种产品,夺得中国冰箱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创造出中国冰箱名牌;在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瞄准市场,从一个冰箱产品扩张到其它国内其它家电领域,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从国内向国际延伸,通过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本土化的海尔品牌,创出国际知名的家电品牌,正当国内家电大打价格战的时候,海尔把眼光投向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优势,他们不打价格战,打质量战,打品牌战。海尔的成功经营,使它进入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五强行列。
联系材料说明海尔是如何使公司做强、做大的?(6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⑴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大力发展生产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5分)
材料二:广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但人均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为此,广东省规划分三个阶段,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到2006年,包括GDP耗能、耗水、工业循环用水、GDP土地增量等指标,都将有较大降低;到2010年,全社会各种能源消耗指标再次下降,基本建立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建立运转有效的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建设节约型广东提出几点建议。(4分)
每逢过节、过生日,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同 时,从近几年来看,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些现象,某校高三(2)班同学准备以 “中学生消费现象”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⑴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自己对以上消费现象的看法。(4分)
⑵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6分)
在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三位同学作了如下辩论:
同学甲笑着说:“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咱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同学乙反对:“如果现在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同学丙总结:“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口袋里的人民币还会多起来,出国时更能神气起来”。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