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 42.5%、 40.6%、 38.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江苏居民( )
| A.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 B.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
| C.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回答下列各题。《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
| A.文化无处不在 |
| 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
|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
|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 |
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这说明( )
|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B.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
| C.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 D.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效果。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学到了在大学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明(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 B.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补性 |
| C.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
①与人类社会惧来的 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2009年全国高考中,四川一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起源看,我国的甲骨文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说明()
|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 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
下列
选项与漫画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从长时间看,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它不是一首田园诗,它常伴随眼泪和痛苦。” |
| B.“只有一次次前仆后继,才能铺就从不可能到无限可能的路基。” |
| C.“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
| D.“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多的梦想面对未来。” |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重要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重要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这句名言体现了()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 C.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 |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