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05年,联合国通过向世界动乱地区派遣总共60个维持和平特派团和观察团,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免受战争涂炭。目前全世界有16项维持和平行动。中国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以来,已经多次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2005年12月12日,全部由山东省公安机关和公安边防部队组成的中国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赴联合国海地维和任务区执行轮换任务。
⑴上述事例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作用?
⑵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私营业主邓先生在赫山区龙光桥镇办了一家企业,附近有些不法分子和刁民常常到企业“找事”干,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这种环境下,邓先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当地政府救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拥有许多旅游资源,但当地政府不从实际出发,大搞“形象工程”,结果财政收不抵支,亏损严重。花了几年时间,绿化街道,美化市容,结果钱化了不少,树却活得少。
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开展调查研究和民主决策提出了旅兴市的策略,扎扎实实一一落实,使经济状况得到扭转,政府招标筹建了图书馆、文化宫等多个公共工程项目,同时健全各级干部工作制度,规范干部工作行为,市政府以新的面貌展示在市民前。
整理材料所反馈的信息,并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找出相应的政治道理(知识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各国家机构深入开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行,预计于2014年10月结束,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指导思想:为民、务实、清廉。突出:作风建设 。重点: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从“政府责任”的角度谈谈,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请你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