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容易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进一步的暗示。在这种氛围中,犯罪就更容易滋生、蔓延。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破窗理论”。这一理论启示我们:
A.要重视量的积累 | B.价值判断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C.要树立全局观念 | D.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
有句话这样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 B.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说法中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②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③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知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客观实在 |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
C.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们可以建立或创造一切联系。 |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表现在
①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